艺美视界网,打造书画资讯第一网!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热门关键词: 许莹  杨丽华  万恒

钟鸣 || 水墨藏珍——2023年中国画名家精品展

来源:艺美视界 发布人: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6-10 22:11

  水墨藏珍——2023年中国画名家精品展

  学术主持:李庚

  艺术顾问:王仲、唐辉、乔宜男、丘挺

  策 展 人:张小玉

  主办单位:藏珍(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藏珍美术馆、华夏经典艺术馆、中国水墨巨匠艺术研究院

  协办单位:北京艺发星耀传媒有限公司、北京枫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传世水墨国际拍卖有限公司、香港中昌鼎源拍卖集团有限公司

  开幕时间:6月13日15:00


  参展艺术家(按年龄排序):张道兴、王仲、李庚、李乃宙、张复兴、程振国、高卉民、杨沛璋、高维洲、曹瑞华、王首麟、崔晓东、邢少臣、郭正英、潘锡林、邢晓林、杜平、吴昊、丁密金、潘晓云、陆天宁、李耀春、周尊圣、杨国平、吴建科、邓永广、孟庆刚、周士钢、陈鹏、陈危冰、计建清、郭振山、潘小明、曾迎春、陈东山、卫德恒、马胜利、钟鸣、张津诚、唐文国、易峰、张禾、连俊洲、李连志、熊晓东、马顺先、李冬、姜府辰、赵建军、巫卫东、张闯、高荐、王依民、乔宜男、郑瑰玺、杨声、于世林、李小成、金长虹、秦少甫、周同祥、陈云鹏、杜艳、丘挺、孙云鹤、雪泥、王乘、贾绍昌、宁保平、王水、张延东、龙昭阳、姚瑞江、于明、程晔、马晓飞、方向乐、马卫魏、杨秀泽。

  展览地点:炎黄艺术馆(北京市朝阳区慧忠路9号)

  媒体支持:人民网、新华网、雅昌艺术网、艺美视界网、中国美术家网、中国书画家网、搜狐网、网易、今日头条、华人头条、央视书画频道、腾讯视频、爱奇艺视频、优酷视频、百度视频等全国百家媒体。


  前 言

  翰墨飘香歌盛世,大道同行颂华章。藏珍文化一直立足于国画领域,为书画名家服务,发掘具备学术高度,思想深度、个性面貌与创造力的优秀艺术家。近年以来,多次举办了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画名家邀请展,深受业内外好评。为讴歌伟大时代,推动文化艺术事业的迅速发展,更好地展示名家国画艺术的魅力,藏珍文化在炎黄艺术馆举办《水墨藏珍——2023年中国画名家学术精品展》,共同为祖国美好的未来勾勒多彩的艺术蓝图。“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这个以中国画为主题的展览,展现的是生命的活力,阐释的是天人合一的历史文脉,是对祖国大好河山、历史文化、奇花异卉的讴歌,所以,此次中国画名家精品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

  本次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各位参展艺术家都是活跃在当今中国画坛上的艺术名家,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在中国传统艺术的原野上,坚守民族文化血脉的同时,不断吮吸现代艺术的新鲜空气,将笔墨语言符号进行有意识的打散、重构,创作出葆有鲜明风格的艺术作品,不断呈现出水墨图强的中国精神。参展的艺术家逾越年龄与岁月的历练,在传承与创作方式上,其绘画语言丰富,其技法创新与艺术修养层面,其审美取向与理念价值观层面,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优势。作品气息别具意趣,格调高雅和逸出古典,审美境界崇尚纯净或辽阔,艺术家各具风采,作品面貌五彩斑斓。

  纵览中国画坛,传统与革新,继承与改良的思潮与论战纷纷而起,但中国绘画艺术却是那样博大精深,它的厚重与浩瀚就像座座高山一样,无边无际,当代中国画家在不断寻找中国画未来的出路和方向的同时,借古开今、勇于开拓、继于实验,创造出自己的艺术风格和个性,以及富有魅力的当代艺术价值观。藏珍文化举办的“水墨藏珍——2023年中国画名家精品展”以艺术交流为纽带,将进一步使画家之间的传统友谊与深厚的文化交往得以继续发扬、绵延不息。欣赏这批赏心悦目的中国画,它所呈现出的那阵阵烂漫缤纷、生机盎然的怡人气息,将令观者收获到一种惊喜,一份憧憬,一缕缱绻的艺术享受。

  藏珍文化一直以服务国画艺术家为根本,成功为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搭建了市场的桥梁,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影响力。藏珍推出真正具备当代书画艺术品格的作品,展示被学术界认可的实力派群体。通过策划展示名家精品,让广大观众和收藏家真正品味有学术意义的绘画创作,以精良的优秀作品成为展览的品牌,达到其展示的价值和意义。守正创新,薪火相传!希望通过此次展览,为加强文艺精品创作、推动文化艺术交流发挥作用,为当代文化建设增添新的动力。

  参展画家

  钟鸣,湖北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湖北省国画院院委、原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湖北省工笔画学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湖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世界行湖北委员会副主席、湖北开明画院副院长、民进武汉开明画院院长。湖北省美术院特聘艺术家、武汉画院第一、二届院外画家,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北京荣宝斋画院、《书法报》线上教学导师。

  长期潜心致力于现代工笔人物画和水墨人物画的探索、研究与创作,兼擅山水和花鸟。作品发扬民族绘画精神,融西法于中国画中,上世纪八十年代首开工笔画纤细、精致、朦胧画风“一个新的风气”(蒋勋语),并“创造了‘对染’的染法”(李松语)。水墨画创立了独特的个性化笔墨程式“钟鸣皴”,所创皴法极具影响。

  作品多次入选国际、全国以及省、市美术大展并多次获最高奖、银奖、铜奖、优秀奖等。多次入选湖北省美术创作重点项目扶持工程,入选湖北省第二批百名美术人才培养工程,入选湖北省文联中青年优秀文艺人才库。多次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所作巨幅《曙光——武汉早期中共组织的诞生》(合作)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国文联主办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并被永久收藏。同时入选湖北省委宣传部主办的“永恒记忆·不朽丰碑——建党百年湖北党史重大题材美术作品文献展”,获优秀作品奖。所作巨幅《辛亥百年祭·走向共和》入选湖北省委宣传部和湖北省文联主办的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展,广受好评,影响广泛。获湖北省第十一届“屈原文艺奖”艺术奖。

  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展、联展、群展,多次赴意大利佛罗伦萨、德国柏林和日本大分、竹田等参加国际大展。

  艺术成就多次入编中国美术史典籍。论文和作品发表于《美术》《国画家》《美术报》《中国书画报》《书法报》等全国各大专业报刊,载入《中国工笔画1900-1997》(当代卷)、《百年水墨典藏作品集》等美术大典和各大美展同名作品集。出版有10余部个人艺术专著。

  多次随“中国画画世界”中国美术名家世界采风团出访欧洲、印度、俄罗斯、阿联酋、韩国和日本等国。

  作品广泛被国内外艺术机构及藏家收藏。


微信图片_20230624171532.jpg


  在体味生活中反映时代——钟鸣人物画作品解读

  皴法作为中国画技法名的背后,不单单是一种技法,而应当注意它在中国绘画美学上的意义和它在审美变迁过程中的地位。按照传统中国画图式语言的发展来看,“钟鸣皴”既不完全承续宋元皴法发展下来的山水画系统,也与当代水墨的实验性探索拉开距离。据艺术家口述,他由连续笔触之间的飞白产生出来的效果得到灵感。我们发现,“钟鸣皴”的构成,是在飞白笔触连续平接与重叠产生出来的空隙的基础之上,施不同程度浓淡的点线,再根据画面的需要,合理控制画面的空白与背景以及画中人物的关系。说及皴法,我们可以知道从隋唐之前的“空钩无皴”到五代时期的“皴染俱备”,皴法的变迁,始终维系着传统山水画的变化。故而,近现代山水画家贺天健为此曾说道:“皴法可以当作山水画艺术中的一种生命看”。

  摘自雷祺发《钟鸣:从传统中国画走来的创新者》一文

  作品欣赏


 
 
 
 
 
 
 
 
 




责任编辑:admin